当快递不再送货上门 你习惯了吗?
虽然快递公司并没有明确对外表示不送上门的规定,但无疑他们正试图通过快递柜的形式培养用户自取的习惯。这无疑是一场跟用户的心理博弈,一旦用户自取的习惯养成,那么对于快递柜玩家来说,快递柜或许能成为他们加入新零售最后一公里战争的有力筹码。而某种程度上,“节省下”快递员的人力和时间成本,也可以帮助快递柜玩家做更多最后一公里业务的延展。 2 快递柜玩不转新零售? 从外卖到各种生鲜、日用品30分钟送货上门,在新零售的大潮下,用户已经渐渐习惯由“即时配送”带来的便利服务。然而最早布局小区最后一公里的快递柜玩家似乎正试图打破这种“习惯”,重塑新零售战局。 那么快递柜玩家能否搅动新零售市场?至少从目前来看,还长路漫漫。 一方面,尽管随着需求量增长,快递柜市场规模仍有较大增长空间,但盈利问题仍是行业目前亟须解决的一道难题。 快递柜是个重资产重运营的行业。据了解,一个智能快递柜的成本约为1.8-6万元,但这还只是一个柜子的成本费,另外还要加上进小区、写字楼等地方的租赁费、安装费、耗损维护费等。算起来运营一个智能快递柜的成本并不低,要想大范围的投入并不是一笔小费用。 而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一家智能快递柜企业实现了盈利。目前行业的主要玩家有,丰巢、中邮速递易和菜鸟驿站等,从公开数据看,头部玩家亏损严重。速递易2015年、2016年,公司连续两年净利润为负值亏损严重;丰巢科技2017年亏损为3.85亿元,负债超过12亿元,2018年前5个月,丰巢科技的营业收入为2.88亿元,净利润为-2.49亿元;菜鸟驿站在2017年度净亏损达2.90亿元,其2018年一季度净亏损为1.14亿元。 目前快递柜行业的主要盈利方式是,广告、快递员付费与用户超时费用。但由于快递柜本身的广告投放空间有限,快递员投放每件2-4毛的费用,并不能带来多少营收,远覆盖不了其成本。 并且快递超时收费已经引起了广大用户的不满,前一段时间更是上了热搜。从10月1号开始,由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智能快件箱寄递服务管理办法》开始正式施行,其中第25条明确规定,“智能快件箱运营企业应当合理设置快件保管期限,保管期限内不得向收件人收费。” (编辑:老爷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