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大)前端技术规划
从笔者在 2018 年的实践经历来看,微前端架构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架构方案。它能有效地解决臃肿前端应用、遗留前端应用和复杂前端应用。我们在项目上尝试使用了多种不同的实践方式:微件化、微应用化、路由分发、前端微服务化等。将一个应用分解,拆解成更多的应用,确实能相对高效地提升开发效率。 如果你们的应用已经相当的大,记得采用微前端相应的技术。还有阅读我写的《微前端的那些事儿》。 组件库及设计系统 自 Ant Design 的圣诞节事件之后,我相信: 在 2019 年,有越来越多的团队将构建自己的组件库 。一种颇为简单的方案,便是: 评审一个开源组件库 Ant Design、Material Design 等 BFF 架构 有越来越多的系统中,出于应对多端(Android、iOS、Web)变化的考虑,便在后端做数据相关的处理工作。为了更好的解耦业务逻辑,并提供更快的业务响应,便在这一层级采用了 BFF 架构。BFF 全称是 Backends For Frontends (服务于前端的后端),它是指在设计 API 时根据不同的设备类型,来返回不同的结果。 除了,采用 Node.js 中相应的后端框架,作为 BFF 层的开发模式。GraphQL 是在 2018 年特别流行的一种 BFF 模式,毫无疑问在 2019 年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方案。 HTML 5 大型游戏 随着移动端的性能不断变好,在 2019 年,我开始看好使用 HTML 5 技术来开发一些游戏。当然了,主要原因还是微信小游戏的出现。但是,不管怎样,我开始尝试在这个领域的探索。 前端 in 前端 前端领域,在 2018 年已经趋于平衡,Angular、Vue、React 都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 框架 架构选型上,也趋势于平衡。该用啥的还是用啥,偶尔还是会出现一些框架切换的新闻。尽管在 2019 年,会出现一些新的框架,但是还不太可能快引起变化。 TypeScript TypeScript 真香。 前端,没什么好看——除了,娱乐新闻。 前端 in IoT 从 2018 年的趋势来看,至少物联网会在 2019 出现一定的上升趋势。目前的主要表现阶段,是在智能家居相关的领域。如果只是就一领域而言,那大抵还是不错的。 笔者在撰写《自己动手设计物联网》时,使用的技术便是 JavaScript 作为后端和 Web 前端、移动应用的开发技术。而无疑的物联网领域,除了现有的 Web 领域,还有各个地方都可以使用 JavaScript 作为开发语言。 嵌入式 UI 界面。对于处理器资源丰富的设计来说,它们可以采用完整的浏览器来运行前端应用,而不再是裁剪过的引擎。 开发工具完善 开发工具的完善,一直在每年的规划里。在 2019 年里,也是如此,引入更好的工具,如更好的拖拽工具,更好的代码生成工具——由 AI 生成。 前端 in mobile 前端 in mobile,指的是用前端的技术来开发移动应用。 RN 及 Flutter 依我的角度来看,使用什么跨平台框架来看,区别并不是太大。目前主流的方案,仍然是原生(含跨平台框架) + HTML5 应用。从业务的角度上来看待这个问题,那么还是希望,可以用 HTML 5 的地方多——更新功能方便。 也因此,虽然在过去,笔者写过基于 React Native 的混合应用框架 Dore。我相信:Flutter 也会出现这样的混合应用框架。不过,对于有原生开发能力的团队来说,它们的框架还会是三部分: 原生功能部分 原生 + H5 的频繁更新部分 Fultter 的跨平台部分 写业务嘛,框架都只是工具。 小程序 小程序,即 HTML5 小程序,即无需安装即可下载运行的应用程序。与普通的移动 Web 应用不同的是, 小程序相当于是高阶版的混合应用 。 如果只是从这一点上来看,其实是不是和微信一样的定制型小程序,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在于与原生 界面结合,并提供离线使用功能。 它也是小程序与普通的 HTML 应用的区别。 安全 从 2018 年的前端社区经验来看,NPM 包的安全,也成为了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也因此 2019 年,也不得不进行相应的安全机制的设计。 也因此 2020年,也不得不进行相应的安全机制的设计。 也因此 2021 年,也不得不进行相应的安全机制的设计。 【编辑推荐】
点赞 0 (编辑:老爷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