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智慧建造过程中,BIM成为了重要助力之一 | 地产圆桌会③
这里面BIM、IoT都是一种数据的接入手段。BIM本身提供了一个原始的、初始化的数据库,通过物联网的技术把相关数据接入进来。我们还有室内定位技术,执行的人可以随时随地知道他所在的位置。还有一个叫数仓管理,就是知识库,AR基于大数据的管理和分析,对数据进行清洗,打上一些数据化的标签。数据有了标签才能进行分类,进行分析。比如说我们对楼宇的选址,对房价的估值,都是在海量数据当中进行接入的。 我们回头讲IoT,其实物联网接入的时候要花很多钱的。举一个例子,传统的老楼要做数字化光开发一个系统实际上解决不了太多问题,还要做一些PM2.5的设备的布设,一些监控的摄像头,这些设施安装会花不少钱。 张学生:针对整个数字孪生的数字大潮,欧特克这边准备下一步怎么做呢? 姚奔:大概七八年前一开始讲connect,这个概念很大,我们那个时候在加拿大的办公室里面会装很多很多的传感器,很昂贵,但是得到了一手数据,这是属于一个验证性的,我们内部实验室搞的一个项目。2015年之后就开始想,机器人能不能按照我给它做的模型来砌墙,最后发现是可以的。 欧特克是尽量往消费端走,从原来的产品公司慢慢走向一个所谓的用户型公司,从B端走向C端。第二我们慢慢从原来的平台型公司走向SaaS公司,就是软件即服务的公司。当然到最后我们看到IoT的概念,带宽不受限的情况下,就是往云上面去走。 刚才讲的这些场景,背后必然带来的就是大量数据的交流,数据中台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它就像一个中枢一样,每个机器都有各自不同的语言,它把它翻译成统一的语言以后,经过计算再变成各自大家能听懂的语言,变成一条一条的指令下发下去。这个里面大量的运算必不可少的就开始往云上慢慢的迁移,我认为这是一个方向。这也是我们公司在逐步走的路。 钛媒体联合创始人&钛媒体首席研究官万宁 万宁:再把话题问到张总,随着数字科技技术进入到整个建筑,从设计到施工建造,一直到后面的运维,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案例? 张诗洁:比如我们和次元视界合作的方案就是消费者可以看到您的家在装修以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效果,还可以看到如果我们采用IoT的智能家居以后会是什么样的感觉。比如开启回家模式,可能您一开家门,家里的空调、窗帘、光线,甚至扫地机器人都会跑来欢迎你等等。让消费者最直观地体验到这一套智能家居的方案对他来说代表着什么。 万宁:肖总,设计行业怎么去面对这样的数字化的冲击和影响,又怎么去更好地利用数字技术扮演未来的角色? 肖宙:首先数字化的迅猛发展已经给设计院带来了一定的冲击,比如智能审图带来了大幅提速,也代表着可能会产能过剩,它是传统设计院的危机,我们要从这场危险里面去寻找时机。 设计学除了理工文的相结合,可能更重要的是创新、开发和融合。也许技术可以被人工智能替代,但设计本身无法替代,所以这个方面来讲数字化是设计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会淘汰掉一部分可以被人工智能替代的工种,留下真正专注于设计的企业和人才。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好人才储备、技术储备,以及最重要的业务板块的开拓。设计院也需要这样的机会痛下决心,实现数字化的转型,这也是设计界洗牌的一个机遇。 万宁: 行业协会怎么样去完成基础上的保证,从而使我们中国更多的设计院、更多的建造单位、更多的房地产企业能够在数字化的浪潮里面真正享有带来的便利和发展的支持? 张学生:数字孪生实际上就是一个虚拟和现实之间的沟通的内容。中国有一个非常大的,是全球第一的已有建筑市场,包括堵车,包括小区的门口出入口设在什么位置比较好,当时都是拍脑袋出来的,设计都是有问题的,我们这些人、随着环境,随着整个社会体系包括经济整个的变化都提出了非常多的要求。 数字孪生提供了最基础的数据,里面可以做大量的分析。现在新的楼盘肯定是在未来几年都是要有逐渐的下滑的,所以已有的项目的改造可能是近期我们这些房地产企业要考虑的。可能数字孪生这种技术就变成我们实施的办法,可能我们考虑交通,要盖多少个学校,从决策方面帮助政府做一些相关内容的汇报,或者提交一些资料。剩下就是我们房地产企业自己,在投楼盘的时候可能需要一个大的数据,模拟一下整个社区或者整个地区的相关内容,告诉我们是不是需要投这些地方,这个可能都是我们未来给房地产企业采用数字化的技术必须用到的手段。 第四期预告:营销 直通客户时间:6月10日 周三 19:30-21:00直播间:https://www.tmtpost.com/watch/0geJEm 圆桌嘉宾:
探讨话题: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编辑:老爷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