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原始套接字实现分析---转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本文从IPV4协议栈原始套接字的分类入手,详细介绍了链路层和网络层原始套接字的特点及其内核实现细节。并结合原始套接字的实际应用,说明各类型原始套接字的适应范围,以及在实际使用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原始套接字概述 链路层原始套接字可以直接用于接收和发送链路层的MAC帧,在发送时需要由调用者自行构造和封装MAC首部。而网络层原始套接字可以直接用于接收和发送IP层的报文数据,在发送时需要自行构造IP报文头(取决是否设置IP_HDRINCL选项)。 1.1??链路层原始套接字 链路层原始套接字调用socket()函数创建。第一个参数指定协议族类型为,第二个参数type可以设置为SOCK_RAW或SOCK_DGRAM,第三个参数是协议类型(该参数只对报文接收有意义)。协议类型protocol不同取值的意义具体见表1所示: socket(PF_PACKET,?type,?htons(protocol))?????? a)???????参数type设置为时,套接字接收和发送的数据都是从MAC首部开始的。在发送时需要由调用者从MAC首部开始构造和封装报文数据。type设置为SOCK_RAW的情况应用是比较多的,因为某些项目会使用到自定义的二层报文类型。 socket(PF_PACKET,?SOCK_RAW,?htons(protocol))b)??????参数type设置为时,套接字接收到的数据报文会将MAC首部去掉。同时在发送时也不需要再手动构造MAC首部,只需要从IP首部(或ARP首部,取决于封装的报文类型)开始构造即可,而MAC首部的填充由内核实现的。若对于MAC首部不关心的场景,可以使用这种类型,这种用法用得比较少。 socket(PF_PACKET,?SOCK_DGRAM,?htons(protocol))????? <p align="center">? <p align="center">表1??protocol不同取值 <p align="center">? <table style="width: 623px;" border="2"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2"> |
1.2??网络层原始套接字
<p align="left">创建面向连接的TCP和创建面向无连接的UDP套接字,在接收和发送时只能操作数据部分,而不能对IP首部或TCP和UDP首部进行操作。如果想要操作IP首部或传输层协议首部,就需要调用如下socket()函数创建网络层原始套接字。第一个参数指定协议族的类型为PF_INET,第二个参数为SOCK_RAW,第三个参数protocol为协议类型(不同取值的意义见表2)。产品线有使用OSPF和RSVP等协议,需要使用这种类型的套接字。
socktet(PF_INET,?protocol) ???a)???????接收报文
网络层原始套接字接收到的报文数据是从IP首部开始的,即接收到的数据包含了IP首部,TCP/UDP/ICMP等首部,?以及数据部分。
?????
b)??????发送报文
网络层原始套接字发送的报文数据,在默认情况下是从IP首部之后开始的,即需要由调用者自行构造和封装TCP/UDP等协议首部。
<p align="center">?
这种套接字也提供了发送时从IP首部开始构造数据的功能,通过setsockopt()给套接字设置上IP_HDRINCL选项,就需要在发送时自行构造IP首部。
(编辑:老爷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