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老爷爷站长网 (https://www.laoyeye.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营销 > 电子商务 > 正文

新零售第三年 结束还是开始?

发布时间:2019-11-17 06:46:16 所属栏目:电子商务 来源:站长网
导读:(讯)2019年对于中国商业来说是一个动荡之年,经过近10年的消费升级共识,在贸易紧张以及国内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的双重影响之下,关于消费降级以及消费升级和降级并存的讨论之声尘嚣甚上。 随着已然到来的“资本寒冬”,源自于数字经济发展的市场焦虑不断蔓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讯)2019年对于中国商业来说是一个动荡之年,经过近10年的消费升级共识,在贸易紧张以及国内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的双重影响之下,关于消费降级以及消费升级和降级并存的讨论之声尘嚣甚上。

随着已然到来的“资本寒冬”,源自于数字经济发展的市场焦虑不断蔓延,就连“新零售”这个曾C位出道的数字化新物种也匆匆忙忙地按下了暂停键。

今年中旬第一家新零售标杆店“盒马鲜生”和上海首家“超级物种”五角场万达店纷纷关店,更是将对于“新零售”的争议和焦虑推至高点。

新零售“刹车”并非个案也并不突然,其实早在今年4月份,美团的小象生鲜也宣布关闭江苏常州的全部3家店面;

同样在4月,顺丰的社区电商项目“顺丰优选”,也在全国范围关店;京东旗下的京东7fresh也被曝暂停开店。

此外,新零售业态之一的生鲜电商日子也并不好过,每日优鲜也被传因为“烧钱”问题在近期的新一轮融资遭遇阻碍,叮咚买菜也因为依赖融资,自我输血能力受到了质疑……

难道新零售失败了吗?答案显然不是。

从“激进”到“冷静”

新零售三年来讲了怎样的故事

2016年10月,马云在云栖大会上首次提出“新零售”的概念,并以盒马鲜生为主,展开其新零售之路。随后,亚马逊革命性地提出了线下实体商店Amazon Go,将“无人零售”这一概念推上了风口。

2017年可谓是新零售的发展大年,阿里,腾讯和京东等电商巨头开始尝试转型,为了在线上流量红利逐渐消退的当下实现渠道之间更大程度的整合,对时有零售模式进行了颠覆性重构。

通过提供更加无缝的全渠道购物体验,对于线下实体零售进行升级改造,超级物种、7 Fresh、苏鲜生等新零售代表门店不断推出,竞争格局逐渐明朗,盒马鲜生、超级物种、小米之家、7 Fresh等头部效应明显。

2018年,美团旗下的小象生鲜成立,时隔一个月,顺丰“wow哇噢”全球精选店开业……

新零售是一种全新的概念,是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数据驱动的泛零售形态,结合线上线下销售以及物流模式等,打造更好的消费体验,相比传统的零售依靠资本、客流、过往消费者和个体经验自营,它“新”在了结合大数据对顾客进行精准定位,打通全渠道,实现零售全链条的无缝对接。

随着流量红利退却,传统电商也在调整模式,“新零售+电商”的新电商也逐渐兴起,并成为新零售的主流模式,占据着新零售行业29%的市场份额,其中以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品牌为代表的企业纷纷从线上转到线下,以线下实体店为入口,寻求转型。

当这个概念首次出现时,这些主要参与者们都对此设定了积极的扩张目标。

盒马鲜生曾宣布到2020年将在全国开出2,000家门店,超级物种也发布了2,000家门店扩张计划,相比之下7Fresh的“野心”则较小,宣布将于五年内开设1,000家门店。

但是,根据目前开店数据来看,这些目标还是过于激进了。

截至2018年底,盒马鲜生仅开设了109家门店,超级物种开设了80余家门店,以及苏宁旗下的7Fresh开设了10家门店。而所有这些均开在一线、新一线以及强二线城市,如北京、上海、杭州等。

现在新零售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似乎有必要停下来思考这些年新零售为我们讲的“故事”。

“新零售”仅仅是我们看到的那种增加堂食的生鲜超市吗?

其快速裂变是因为其革命性的创新,还是单纯的营销炒作?

这种创新是否大大改变了商业世界的传统模型,重构了市场格局?

展望未来,在持续的宏观经济变化的背景下,它又将如何发展?

目前为止,各方媒体对于电商巨头运营模式剖析类的文章不在少数,对于新零售的分析、观点和评价也大多来自零售终端方。

但销售方只是复杂业务系统的前端,要想解答这灵魂四连问,就要从市场、品牌、各级经销商以及商业服务公司等与新零售发展密切相关的各个环节进行解读,仅仅对于销售终端的本身进行反复讨论其实对提升零售变革并没有很大的作用。

高粘合的“新”零售

高分散的“老”市场

目前的市场对于新零售有着不同的声音,许多人持正向态度,对于新零售的崛起拍手称奇;另一方面,随着ATJ模式不断收购和冲击连锁超市和传统实体店铺,有些人对行业垄断可能会导致整个行业价值链的不平衡表示担心。

另一个主要问题是由于品牌的运营模式正在革新,在新技术驱动下,B2B模型和其他新商业模式对已建立的成熟分销系统产生了冲击。对于已经花费大把成本去建设自己渠道优势的公司来说,会不免担心这些新模型对他们造成的破坏性影响以及去中介化带来的威胁。

那么,这种担心是否合理?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先要牢记一个重点,那就是中国的零售市场长期以来一直非常分散。例如,在大型零售超市领域,排名前六的大润发、沃尔玛、华润万家、联华、永辉超市和家乐福的市场份额仅为15%。

相比之下,美国三大超市品牌的市场份额超过40%。在英国,这一数字则更高,接近60%。而在渠道建设方面,中国的情况就更加极端,数以百万的公司都想在中间环节分得一杯羹。

(编辑:老爷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