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不讲理!
先介绍下背景:博雅天下,成立于2008年,CEO是刘炳路(原阿里集团蚂蚁金服商学院副院长)。目前《财经天下》是重点刊物,财经天下的团队还生产了两个公众号,财经天下周刊和AI财经社。其中,AI财经社由阿里主导,以深度调查报道为主,目前内容生产团队50人左右,微信公众号活跃粉丝45万左右。 背景介绍完了,来梳理下它的深度调查报道。 前后共发表812篇原创文章(还在不断更新)内容涉及京东 200篇左右(中性、负面为主)内容涉及百度 190篇左右(中性、负面为主)内容涉及阿里 100篇左右(正面、中性为主) 我们随便找一篇稿子分析下。9月30日,AI财经社发了一篇名为《人民会诊腾讯》的稿件。里面较大篇幅的用着看似公正客观的媒体语言和第三人称,多次从格局和公司内部构架上,抬高阿里、批判腾讯。 比如,文章提到:腾讯云最早建设就是为了服务SNG的QQ和QQ空间,马化腾说:云计算要到几百年、一千年才可能实现。而对比下来,马云却把云技术设想为开放、基础设施的载体。说:阿里巴巴拥有的消费和交易数据,对全社会都是有用的。(真伟大) 文章说,腾讯云一直处于“内部不爱,外部不用”的尴尬位置。而阿里云成为了“开放载体”。文章用第三人称表示:腾讯云输了,输在顶层架构上。 这种表达,对阿里的暧昧和对腾讯的敌意,呼之欲出吧? 再比如下面这段内容,看起来,腾讯内部企业管理就是一团糟! 熟悉媒体运作的人都是知道的,采访内容可能有1000字,如果你只摘取其中的10个字添油加醋的用出来,方向立刻就变了。所以,还是回到马云说的那句话:任何商业要影响媒体做正确判断,这个社会就乱了套了。 可以这么说,阿里的金融为它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能够买下一切。而阿里更大更强的大数据,能够让它把买下的一切做大做强,为它赚到更多的钱,继续买买买。 你也许可以说:这个市场这么大,总有不是阿里买的也不是阿里投资的啊! 不好说,你看不见的地方呢? 江湖传言:要么阿里,要么等死。 事实上,“站队”、“阵营”、“阿里”,已经成为了国内各种零售行业的关注字眼。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中,几乎每天都有点新鲜事,阿里凭借着强大的资本和大数据,不只是传统零售商纷纷格局清晰的做出站队动作,其他包括卫星定位、共享单车等等,也都在做出自己站队的选择。 当然有人看好腾讯系,因为腾讯的入股是放手管理政策,站队腾讯的零售商可以获取流量也可以自由施展拳脚;不过阿里采取的是自上而下式的严格把控,将企业收入囊中逐渐归为己有,一整套严格的管理体系或许使得归入阿里站队的企业既能够高速起步发展却也心生畏惧之感。“江湖”上甚至有戏言:“要么阿里,要么等死”。 有一家专做人工智能的科技公司叫商汤科技,这种朝阳公司向来不缺投资。早年也有媒体记者问过商汤科技的高层,高层表示:不站队。然而在今年4月,故事发生了反转。阿里在商汤科技C轮融资中扮演了领投的角色。为啥改变主意了呢?原因在于商汤虽然有技术,却缺乏应用场景,如果不结盟,那么阿里庞大的数据资源和应用场景对你就是大门紧闭。(说好的开放的基础设施载体呢?) 大家都知道,再强大的技术不能落地,也只有继续烧钱直到烧无可烧。 业内专家表示:使用股权置换巨头手中的数据和场景,或将成为国内AI公司的重要趋势,原因在于在整体解决方案阶段,核心驱动因素已经由团队和算法技术,逐渐转变为数据和场景。 这大概就是“江湖”上的“要么阿里,要么,死”。阿里不讲理啊! 总有一天,你、我、他的生活会完全浸入阿里的生态闭环,到时候,是否再善待你,就是它说了算了。 但是有一点,薄荷不得不说:阿里巴巴近些年的发展和崛起,确实带动了中国的互联网经济发展,很多我们以前不敢想的事情都成为了现实,几乎每一个人都直接或间接受益。而阿里巴巴集团的发展也间接解决了1000万人口的就业问题。基于这些,我们应该心怀感恩! The end (编辑:老爷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